北疆兴安秋正浓,五花山色惹人醉。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麓的甘河森工公司生态功能区正绽放着深秋的金色光芒,呈现出层林尽染的壮景。带着对老舍、翦伯赞、叶圣陶等文人先贤的景仰之情,10月6日,北京文联文学艺术家一行4人一路向北,昵近兴安。艺术家们先后奔赴老舍先生曾命名的森林小火车运材专线新福村站旧址、甘河国家湿地公园红柳河、半月湾景观和湿地公园监测瞭望塔,从不同的角度领悟来自老舍等文人先贤诗词歌赋中的大兴安岭,打开了创作的闸门,留下了精美书画佳作。
此次采风创作由龙江金华传媒中心承办,北京舜典文化传媒协办,邀请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名誉会长郭正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李耀林、首都博物馆画院副院长陆天宁、中国民族艺术馆副馆长陈明著名艺术家参加。
甘河,因林而生,因水而得名。蜿蜒奔腾的甘河水是嫩江的一级支流,孕育了甘河两岸茂密的森林和繁盛的野草,也哺育了甘河流域内的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其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非常适合入画,也为画家们提供了丰厚的创作源泉。
“蝉声不到兴安岭,云冷风清暑自收……”在老舍命名的森林小火车运材线19公里的新福村站,4位艺术家诵读着先生的诗词歌赋,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同为北京文联的成员,同样的地点,61年后寒暑交替,物是人非,4位艺术家们和文人先贤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艺术家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老舍等文化大家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体现了老一代文学艺术家对祖国北疆建设和发展的关怀和关爱。大兴安岭的万里林海、大好河山,令人心生感慨、十分神往。我们一定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守望相助”的殷切希望,用我们的画笔为大兴安岭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努力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新福村站旧址,艺术家郭正英由衷地感叹说。
“老舍先生等文化名家的文学作品大家耳熟能详,至今为大兴安岭人广为传颂,这次我们循着老舍等文化名家走过的路,心里十分激动,我们也感受到大兴安岭发展建设的日新月异,我们一定要深入生活、深入思考、酝酿佳作,并将精彩的艺术作品奉献给林区的人民群众……”艺术家李耀林发自肺腑地说。
北京文联艺术家们在老舍曾命名的新福村站参观
1961年8月,应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之邀,由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联组织,20多位文化界名人组成访问团到内蒙古观光。他们当中有老舍、叶圣陶、翦伯赞、端木蕻良、王冶秋、韩儒林、谢稚柳等人。文人先贤留下了闻名遐迩、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为森林文化注入了丰厚的营养。8月9日,老舍先生和文化界名人乘坐森林绿皮森林小火车在山林间穿行,不久就到了19公里车站,林业局陪同人员请大家下车散步,稍作休息。车站的站长是个高中毕业生,读过老舍的文章,听说老舍到了这里,眼睛都瞪圆了,赶紧跑上前去,向老舍鞠躬敬礼,热情主动地为老舍介绍起车站的情况:“我们这个车站名叫19公里,主要任务是上行下行车辆会车,以及线路维护。”老舍疑惑:“为什么叫19公里呢?”站长回答:“因为距离甘河车站19公里。”老舍欣然一笑,说:“我给它起个新名字吧!”他沉思片刻,掏出纸笔,写下了“新福村老舍”五个大字,围观的人们纷纷说好。老舍说:“林业工人的贡献这么大,全国人民都要感谢你们,你们就要迎来新的幸福了。”至此,新福村就永远定格在林区历史的底片中。
北京文联艺术家们野外写生创作
站在甘河湿地公园红柳河栈桥上远眺群山,苍山如海,峰峦层叠,如锦似卷。甘河也被美术界和摄影界称为‘林海深处艺术的金矿’。4位艺术家每每在车上发现美景,都会争先恐后冲出冲出车来,拿出速写本认真地“作业”。艺术家们虽年逾六旬,有的已年仅近古稀,但他们始终不惜辛劳、不畏高山,即使爬坡过坎,照样精神抖擞。特别是在河边作画的时候,看到夕阳落日,他们才恋恋不舍地上了车,不断地念叨着:“大兴安岭真美,一定要多画几幅,否则多遗憾啊。”
北京文联艺术家们在瞭望监测塔看望慰问瞭望员
在甘河国家湿地公园监测瞭望塔,看到“十一”国庆假期仍然坚守岗位的森林瞭望员于志岭,艺术家郭正英激动地上前握住了他的手,发自内心地称赞他们是“新时代林海深处最可爱的人。”郭正英还叮嘱他们守好山林站好岗,永远做祖国北疆忠诚的“绿色卫士”。
艺术家陈明是第一次画大兴安岭的山水画,他说:在这里可以吸着不用花钱的负氧离子,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我会再次“走上高高的兴安岭”,将自己的所作的大兴安岭书画作品推向全国,让大兴安岭人精神永远定格在世人的心中。
近年来,甘河森工公司以礼敬的态度汲取近代文化名人老舍、叶圣陶、翦伯赞来甘河采风创作的历史文化遗产,努力设计好甘河湿地公园科普馆方案,进一步完善提升公园基础设施,对湿地生态和文化价值进行调研,科学规划景观景点打造,进一步挖掘林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甘河独有的森林文化、鲜卑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养生文化,并将把森林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利用好现有的“文旅”设施,建设好“红柳河”、“半月湾”等自然景观景点,将甘河原有的文化长廊、雕塑群、栈道等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擦亮“两忘桥”、雕塑群,打造具有甘河特色的旅游产业项目,这也成为了新时代甘河务林人借力生态实现全域旅游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有益探索。
北京文联艺术家们为甘河林区留下画作
夕阳唱晚,灯火阑珊,夜幕下的甘河镇静谧安闲。晚20时,4位艺术家不顾路途的颠簸和辛苦,就径直来到甘河森工公司工会职工书屋书画展区,他们要在这里挥毫泼墨,为甘河留下书画佳作。只见艺术家郭正英首先铺开画纸,以一连串枯笔入手,浓墨著笔,迅速画了一连串白桦轮廓。李耀林、陆天宁、陈明4位艺术家换上彩笔,在宣纸中涂上金黄淡红,山水间又添了生机活力,笔走龙蛇,寥寥数笔,一幅长达近4米的甘河深秋美景画作便跃然纸上……
北京文联艺术家为甘河林区留下书法佳作
在甘河森工公司文联成员和书法爱好者的热情簇拥下,4位艺术家兴致盎然,即兴挥毫。“林海听涛、秀丽甘河、锦绣兴安”等具有浓郁兴安味道的书法作品笔法遒劲,风骨独具,字体势巧形密,意趣沛然。一场群英荟萃、古墨生香的书法表演“震撼”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
北京文联艺术家集体为林区留下兴安秋景画作
艺术家们虽然在灵山秀水的甘河只停留了仅仅一天,但艺术家们无不为这里山峦叠嶂、林莽苍苍的自然风光所折服,也为新时代大兴安岭人精神所深深感动,他们的精美书画作品将永远定格在甘河林区干部职工的记忆深处,更为雄浑、绵厚、悠远、香醇的大兴安岭文化增添了最为靓丽的色彩……
(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