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早上7点,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怡水园社区,核酸检测正在进行中,负责消杀工作的史卉,手指上缠着厚厚的胶布,每按一下,都很吃力,“每天都要按数不清的次数,手指拉伤了”。
当日,是她志愿服务的最后一天。
随着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她即将返岗复工。
微光会遇见微光
时间回到2022年9月底。
由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突袭呼和浩特,全民战疫,就此拉开帷幕。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机关纪委书记史卉,和所有的志愿者一样,第一时间到居住地怡水园社区报到,并加入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
史卉所在的服务队由11名成员组成,最小的23岁。在高风险区,他们负责风险人员管控、核酸检测和居家隔离人员管理;在社区检测现场,他们负责引导群众有序排队、提醒群众做好防护,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全力协助采样工作顺利完成;在社区网格群,针对社区居民存在的疑问和焦虑情绪,他们要耐心解释,引导居民保持平和心态……
得知一线采集核酸的医护人员不够时,他们中有三人随即报名参训,其中融捷和刘星宇还是夫妻俩。史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们拿回棉签后连夜互相“捅嗓子”直至“能标准、规范的进行核酸采集”。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了解,在高风险封控的日子里,为满足辖区居民购菜需求,这支11人的小团队又变身为收银员、配菜员、送菜员。每天忙完上述的“本职工作”后,他们还要“兼职”包装配送100多个菜包,而那身防护服只要一穿上,就至少4个小时内“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漫长”的50天“转瞬即逝”。
回首过去的50天,史卉们“累并快乐着”。尽管要保卫600多位邻居,身兼数职,时刻不得闲,但“很热血”。史卉告诉记者,在她所在的志愿者队伍中,有经验丰富的网格员、有长期奋斗在一线的人民警察、有区直机关干部、国企的员工,还有自主创业的自由职业者.....他们默默承受、积极付出、勇毅前行,“志愿服务中,也有一些不被理解的时刻,被居民怼也是常事,有时候莫名其妙的就被骂一顿,但我们彼此理解,互相打气,我们被互相照亮。”。
微光汇聚闪耀全城
微光会照亮微光,微光会吸引微光。当他们“相互找到”,光亮闪耀全城。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被封控在小区内的党员、志愿者立刻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有人紧急采购、四处奔忙,有人转运物资、昼夜值守,有人深入一线、守护社区。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截至11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共青团组织储备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5400余名,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围绕核酸检测、社区登记、数据记录、入户排查、物资转运、保供等工作内容,累计参与志愿服务264个点位,参与志愿者服务人数26909人次,志愿服务时长160万小时,覆盖全市四个辖区和金川开发区110余个社区。
据《内蒙古日报》报道,截至10月底,呼和浩特市共有160余支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队伍,19.6万名机关党员干部和社会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